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关于招收全职博士后的公告
一、单位简介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公益类消防科研机构,现已形成以建筑防火为核心,向“全灾种”“大应急”领域辐射发展的科研格局,肩负应急救援科研国家队和主力军的神圣职责。主要从事火灾防治及其他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理论和技术研究、消防员职业健康研究以及相关产品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鉴定。
我所牵头或共建了防火阻燃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高水平科研平台,设有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地铁大空间综合实验室、大型综合体火灾防控与灭火救援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国家火灾防治技术研发与测试基地等30余个专业鉴定检测机构、综合基地及实验室。近年来陆续建成全球体量第一的大型综合体火灾防控与灭火救援实验馆、森林架空输电线路电气火灾综合试验平台和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热失控火灾试验平台,并正在开展国家火灾防治技术研发与测试基地和全尺寸超高层与地下建筑火灾防治基地建设筹备工作。
我所拥有一支以博士(后)及硕士为主的高学历、年轻化科技攻关队伍,先后被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大院大所引才育才优秀集体、人才创新先进集体。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人;博士后9人,博士28人,硕士7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部级津贴专家4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人、省市区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省级人才计划2人、市级人才计划2人、四川省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6人。
我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3年1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消防领域新型科研人才。
二、申请人员条件
(一)基本要求
1.在国内、国(境)外已取得博士学位,取得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尽职尽责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4.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199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5.具备非在职、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二)研究方向
防火阻燃技术、建筑防排烟技术、电力与新能源设施防灭火装备、消防员职业健康、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自然灾害应对处置等与我所主责主业科研领域相关方向,专业所属一级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林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
三、福利待遇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按《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及我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参照我所公开招聘进入事业编制的博士收入水平确定薪酬待遇,并协助申领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各级适配的各类进出站资金支持。
(二)我所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优良的科研条件及经费保障,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国家级、省部级、所级相关科研项目。
(三)工作地点为成都市金牛区。
四、申请程序
(一)有意申请者将材料应汇总为一个PDF文件发送至scfri_hiring@163.com,邮件标题及材料名称统一命名为“博士后申请+姓名+毕业学校+专业”。申请材料需按以下顺序合并:
1.《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进站申请表》(本公告附件1);
2.个人简历;
3.身份证扫描件;
4.本硕博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如博士在读提供学籍信息报告),在国(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还需提交驻外使(领)馆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留学证明;
5.《申请表》中填写的专业水平信息的佐证材料,如学术论文、专著、获奖、专利证书、软著等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
6.本学科领域2名专家出具的推荐信(模板见本公告附件2),应包括博士论文指导老师的推荐信(留学博士需提供一份国外导师的推荐信)。
申请者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材料不全或主要信息不实,将取消进站资格。
(二)工作站收到申请后,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进行初审后,通知初审合格者参加面试。对拟考虑接收者,择优确定接收进站人员。
(三)收到接收进站答复的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进站手续,无特殊情况不按时办理者,视为自动放弃。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汤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28-87510331、87510603
邮箱:scfri_hiring@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
附件:
1. 附件1: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进站申请表.docx;
2. 附件2:专家推荐信模板.docx。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2025年2月21日